阅读全本

第一章

"梅花,你怎么还不起来做饭?建军今天要相亲,得做点好的!"

婆婆王桂花的大嗓门在院子里炸响,我猛地从床上坐起来,脑袋嗡嗡作响。

眼前破旧的土坯房,糊着报纸的墙壁,还有那个掉了漆的木柜子——这是哪儿?

"梅花!你聋了?快起来杀鸡!"婆婆又吼了一嗓子。

杀鸡?我心头一跳,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1978年,我刚嫁给赵建国三个月。这个家里,婆婆王桂花把小儿子赵建军当宝贝疙瘩,而我这个大儿媳就是免费保姆。

前世的我忍了二十年,伺候婆婆到死,换来的却是丈夫出轨,儿子不孝,家产全被小叔子一家卷走。临死前我才知道,婆婆早就立了遗嘱,房子地契全给了小儿子。

我重生了!回到了这个该死的起点!

"梅花,你到底起不起来?信不信我让建国休了你!"

婆婆的威胁让我彻底清醒。前世的我被这句话吓得战战兢兢,生怕被休回娘家丢人。可现在的我,经历过人情冷暖,还怕这个?

我慢悠悠地穿上衣服,推开房门。

院子里,婆婆正抱着那只下蛋的老母鸡,一脸心疼:"这鸡还能下蛋呢,杀了多可惜。要不给建军炖个鸡蛋羹得了。"

"妈,您说要杀鸡的。"我淡淡开口。

"我那是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婆婆瞪了我一眼,"赶紧去厨房,给建军煮十个鸡蛋,再蒸个白面馒头。"

十个鸡蛋!我们家一个月的鸡蛋定量才三十个,她一开口就是十个,还要蒸白面馒头。前世我二话不说就去了,今天我却笑了。

"妈,鸡蛋没了。"

"什么叫没了?昨天还有二十多个呢!"

"昨天您让我给建军补身体,煮了十五个。前天又煮了十个。"我掰着手指头算,"按您这个吃法,别说一个月,三天就能吃完。"

婆婆被我怼得脸一红:"那...那就去买!"

"没钱。"我继续淡定,"昨天您拿了五块钱给建军买烟,说是相亲要体面。家里就剩八毛钱了。"

"你这个死丫头,怎么说话的?"婆婆气得直跺脚,"建军是你小叔子,你不帮衬着点?"

"帮衬?"我冷笑,"我嫁进来三个月,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从早忙到晚。建军呢?二十五岁的大男人,天天睡到日上三竿,吃了就躺,躺了就睡。这叫帮衬吗?"

"你...你..."婆婆指着我,气得说不出话。

正说着,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哥嫂,吵什么呢?吵得人睡不着觉。"

赵建军打着哈欠走出来,头发乱糟糟的,身上的衣服皱巴巴的。二十五岁的人了,还一副少爷派头。

"建军啊,你嫂子不愿意做饭。"婆婆立马换了副脸,笑眯眯地说,"你说说她。"

"嫂子,今天我相亲,你就别计较了。"赵建军摆摆手,"先给我弄点吃的,我饿了。"

前世的我听到这话,早就屁颠屁颠跑厨房了。可现在的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婆婆催促。

"我不去。"

三个字,清晰响亮。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连麻雀都不敢叫了。

婆婆瞪大眼睛:"你说什么?"

"我说,我不去。"我重复了一遍,"想吃饭自己做,想相亲自己准备。我不是你们家的保姆。"

赵建军愣了:"嫂子,你这是怎么了?"

"我怎么了?"我笑了,"我终于明白了,在这个家里,我就是个外人。你们母子俩过日子,要我这个大儿媳干什么?"

"梅花,你疯了?"这时,丈夫赵建国从外面回来,听到我们的争吵,脸色很难看,"怎么跟妈说话的?"

"建国,你来得正好。"我转向丈夫,"我问你,咱们结婚三个月,我在这个家做了多少事?"

赵建国被问得一愣:"这...这不都是应该的吗?"

"应该的?"我气笑了,"那你弟弟二十五岁了,什么时候做过家务?什么时候下过地?什么时候赚过一分钱?"

"建军还小..."

"小?"我打断他,"我今年才二十二,他二十五,我小还是他小?"

赵建国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婆婆在旁边气得直哆嗦:"反了!反了!这个家还有没有规矩了?"

"规矩?"我冷冷一笑,"那我们就讲讲规矩。我是大儿媳,按理说应该管家。可这三个月来,钱在谁手里?粮票在谁手里?就连我的嫁妆,现在在哪儿?"

这话一出,全家人都愣住了。

婆婆脸色一变:"嫁妆...嫁妆不是放在柜子里好好的吗?"

"是吗?"我走到堂屋,打开那个破木柜,"来,大家看看,我的嫁妆还在不在。"

柜子里空空如也,只有几件破旧的衣服。

我的手表、项链、布料,还有娘家给的五十块钱,全都不见了。

"东西呢?"我转身看着婆婆。

婆婆心虚地低下头:"这...这不是拿去给建军相亲用了吗?等他娶了媳妇就还你。"

"还我?"我笑了,"拿我的东西给别人相亲,还理直气壮?"

赵建国脸色也变了:"妈,你怎么能动梅花的嫁妆?"

"我这不是为了这个家吗?"婆婆急了,"建军要是娶不到媳妇,你们能安心?"

"那关我什么事?"我冷冷道,"他娶媳妇是他的事,凭什么用我的嫁妆?"

"你...你这个没良心的!"婆婆指着我骂,"建军是你小叔子,你不帮着点,还是人吗?"

"帮?我怎么没帮?"我掰着手指头算,"我每天五点起床做饭,晚上十点才睡觉。洗衣服、扫地、喂鸡、种菜,哪样不是我在做?你儿子呢?睡到太阳晒屁股,一天三顿饭张嘴就来。这还不够?"

赵建军被我说得脸红:"嫂子,我...我也干活的。"

"干活?"我冷笑,"昨天让你劈柴,你说腰疼。前天让你挑水,你说胳膊酸。你除了吃饭睡觉,还会干什么?"

"我...我会读书。"

"读书?"我气笑了,"你初中都没毕业,读什么书?看小人书吗?"

一句话把赵建军怼得哑口无言。

婆婆见儿子被欺负,急了:"梅花,你太过分了!建军是你小叔子,你这样说他,有你这样当嫂子的吗?"

"那有你这样当婆婆的吗?"我毫不示弱,"偏心到这个地步,你怎么不直接过继给他当妈?"

"你...你..."婆婆气得说不出话。

赵建国见状不对,连忙劝我:"梅花,你别说了。妈年纪大了,你让让她。"

"让她?"我看着丈夫,"我让了三个月了,换来什么?我的嫁妆没了,我的尊严没了,我在这个家就是个免费保姆!"

"那你想怎么样?"赵建国被我逼急了。

"分家。"我说出了早就想好的两个字。

第二章

"分家?"

三个人异口同声,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

"对,分家。"我语气坚定,"既然这个家容不下我,那就分开过。"

婆婆第一个跳起来:"不行!绝对不行!哪有刚结婚三个月就分家的?传出去让人笑话死!"

"笑话?"我冷笑,"现在就不笑话吗?大儿媳伺候小叔子,这才叫笑话。"

赵建国脸色很难看:"梅花,你别胡闹。咱们是一家人,分什么家?"

"一家人?"我看着他,"那为什么好东西都是建军的,脏活累活都是我的?为什么我的嫁妆可以随便给别人用?这就是你说的一家人?"

赵建国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这时,隔壁张大娘听到吵闹声,探头过来:"建国家,这是怎么了?大清早的吵什么?"

婆婆见有外人,赶紧收敛:"没事没事,小夫妻闹别扭呢。"

"梅花这孩子平时多乖啊,怎么会闹别扭?"张大娘关心地问。

我抓住机会:"张大娘,您评评理。我嫁过来三个月,每天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从早忙到晚。我小叔子二十五岁了,天天在家吃闲饭,连筷子都不洗一根。您说这正常吗?"

张大娘愣了:"建军还没娶媳妇?"

"没有。"我继续说,"不但没娶,还把我的嫁妆拿去给他相亲用了。您说这合理吗?"

张大娘脸色变了:"这...这怎么能动儿媳妇的嫁妆呢?"

婆婆急了:"张大娘,你别听她胡说。我这不是为了这个家好吗?"

"为了家好?"张大娘摇摇头,"桂花,你这样不对。儿媳妇的嫁妆怎么能动?再说了,建军都二十五了,该自己想办法娶媳妇,不能老靠嫂子。"

有外人撑腰,我更有底气了:"张大娘说得对。我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凭什么养活二十五岁的大男人?"

"你...你们都欺负我!"婆婆见理亏,开始耍无赖,"我活不了了!让我去死算了!"

说着就要往墙上撞。

前世的我被这一招吓得立马跪下求饶,可现在的我,只是冷冷地看着。

"妈,您别闹了。"赵建国赶紧拉住她,"梅花,你也少说两句。"

"我说什么了?"我反问,"我说的哪句不是实话?"

张大娘在旁边叹气:"建国,你妈这样偏心不行啊。梅花说得对,该分家了。"

"张大娘,您别跟着瞎掺和。"婆婆急了。

"我不是瞎掺和,我是为你们好。"张大娘摇摇头,"你这样偏心,迟早出事。"

这时,村里又来了几个大娘,都是听到吵闹声过来看热闹的。

"怎么了这是?"

"听说要分家。"

"分家?才结婚三个月就分家?"

婆婆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脸上挂不住了:"都散了散了,没什么好看的。"

可我不想让她就这样糊弄过去。既然要分家,就要分个明白。

"各位大娘大婶,您们给评评理。"我提高声音,"我嫁过来三个月,每天洗衣做饭收拾家务。我小叔子二十五岁,天天在家吃闲饭。现在还要拿我的嫁妆给他相亲。您们说,这样的家我还能待吗?"

大家听了,纷纷摇头。

"这不合理啊。"

"儿媳妇的嫁妆怎么能动?"

"二十五岁的大男人了,该自立了。"

"梅花说得对,该分家。"

婆婆见众人都帮我说话,气得直哆嗦:"你们...你们都欺负我一个老太婆!"

"妈,这不是欺负,这是讲理。"我语气缓和了一些,"您想想,您儿子都二十五了,总不能一辈子靠嫂子养活吧?"

"那...那他还没娶媳妇呢。"婆婆嘴硬。

"没娶媳妇是因为他自己不争气,不是因为我不帮忙。"我继续说,"您看看咱们村里,哪个二十五岁的男人还在家里啃老?"

大家纷纷点头。

"就是啊,王大壮十八岁就出去工作了。"

"李二狗二十岁就娶媳妇了。"

"建军这样下去,三十岁都娶不上媳妇。"

赵建军被大家说得脸红脖子粗,恼羞成怒:"你们懂什么?我是有理想的人!"

"理想?"我冷笑,"你的理想就是在家吃闲饭?"

"我...我要去城里工作!"赵建军大声说。

"去城里工作?"张大娘好奇,"你有什么技能?"

"我...我会算账。"赵建军底气不足。

"算账?"我笑了,"昨天买菜找零你都算错了,还会算账?"

赵建军被我戳穿,气得说不出话。

这时,赵建国终于开口了:"行了,都别吵了。梅花,你真的要分家?"

"对,我要分家。"我语气坚定,"这个家我待不下去了。"

"分家可以,但是怎么分?"赵建国问。

这正是我想要的。前世我对这个家的情况一清二楚,知道该怎么分对我最有利。

"很简单。"我说,"房子地契都给建军,我们搬出去。但是我的嫁妆要还给我,欠我的工钱也要算清楚。"

"工钱?"婆婆瞪大眼睛,"什么工钱?"

"我在这个家干了三个月的活,按照现在雇人的价格,一天五毛钱,三个月就是四十五块钱。"我算得很清楚,"加上我的嫁妆五十块钱,一共九十五块钱。"

"什么?九十五块钱?"婆婆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我上哪儿给你弄九十五块钱?"

"那是您的事。"我冷冷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可是...可是家里没有那么多钱啊。"赵建国为难地说。

"没钱?"我笑了,"昨天给建军买烟花了五块钱,前天给他买衣服花了十块钱,上周给他买鞋花了八块钱。没钱的时候怎么不说?"

赵建国被我说得哑口无言。

张大娘在旁边点头:"梅花说得对,该还的钱一分不能少。"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就是啊,不能欺负老实人。"

"梅花这孩子说得有理。"

"赵家该还钱。"

婆婆见众人都帮我说话,急得眼泪都出来了:"我...我真的没有那么多钱啊。"

"没有钱可以想办法。"我毫不心软,"卖鸡、卖粮食,总能凑齐。"

"卖鸡?卖粮食?"婆婆心疼地说,"那我们吃什么?"

"这就不关我的事了。"我耸耸肩,"反正我是要分家的,钱一分不能少。"

赵建国看着我,眼中有些陌生:"梅花,你...你变了。"

"我没变,是你们逼我变的。"我平静地说,"前世...前面三个月我什么都忍了,换来什么?换来你们得寸进尺。"

"前世?"赵建国疑惑地看着我。

我意识到说漏了嘴,赶紧改口:"我是说以前。以前我太善良了,所以被你们欺负。现在我想明白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张大娘拍拍我的肩膀:"梅花说得对,做人不能太软弱。"

这时,村长王大爷听到消息也赶来了:"怎么了?听说要分家?"

"王大爷,您来得正好。"我赶紧站起来,"我要跟您申请分家。"

王大爷皱着眉头:"分家是大事,不能草率。建国,你什么意思?"

赵建国犹豫了一下:"梅花坚持要分,我...我也没办法。"

"那好,既然双方都同意,那就分吧。"王大爷说,"但是要按规矩来,不能亏待任何一方。"

"王大爷,您说怎么分?"我问。

"房子地契归小儿子,这是老规矩。但是大儿子也不能净身出户,该给的还是要给。"王大爷想了想,"梅花的嫁妆必须归还,这个没商量。至于工钱嘛..."

"工钱必须给。"我坚持,"我干了三个月的活,一分钱不能少。"

王大爷点点头:"有道理。那就这样,梅花的嫁妆全部归还,工钱按月结算。赵家,你们看呢?"

婆婆还想争辩,但看到这么多人都支持我,只能咬牙点头:"行...行吧。"

"那好,我去拿笔记录一下。"王大爷说完就回家取东西去了。

趁着这个空隙,我看向赵建国:"建国,你真的觉得我过分吗?"

赵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我知道妈对你不太好,但是她年纪大了..."

"年纪大就可以不讲理吗?"我打断他,"她对建军好,我没意见。但是凭什么要牺牲我?"

赵建国说不出话来。

这时,王大爷拿着笔和纸回来了:"来,我们把分家的事情写清楚,大家都签字按手印。"

"王大爷,我有个要求。"我说,"我要三天时间收拾东西,三天后搬走。"

"可以。"王大爷点头,"还有别的要求吗?"

"有。"我看向婆婆,"我的钱必须在三天内到位,一分不能少。"

婆婆脸色难看,但还是点了头。

就这样,分家的事情定下来了。文书写好,大家都签了字按了手印。

看着那张分家文书,我心里五味杂陈。前世我在这个家忍辱负重二十年,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这一世,我要为自己而活。

第三章

分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第二天一早,我娘家的大哥李大强就匆匆赶来了。

"梅花,听说你要分家?这是怎么回事?"大哥脸色焦急,"结婚才三个月就闹分家,这成什么话?"

我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到大哥来了,心里有些复杂。前世大哥对我很好,但也总是劝我忍让。

"哥,你坐。"我放下手里的活,"我给你倒水。"

"不用忙活,你先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大哥拉着我坐下,"昨天村里人都在传,说你闹着要分家,还要赵家给你钱。"

"哥,我没有闹。"我平静地说,"是我主动提出分家的。"

"为什么?"大哥不解,"建国人老实,婆婆虽然脾气不太好,但也不是坏人。你这样闹,让咱们老李家脸上无光啊。"

"哥,你先听我说完。"我拉着大哥的手,"我嫁过来三个月,每天五点起床做饭,晚上十点才能休息。洗衣服、扫地、喂鸡、种菜,家里所有的活都是我在干。"

"这不是应该的吗?哪个媳妇不干活?"大哥说。

"干活我没意见,但是建军呢?"我反问,"他二十五岁了,天天在家吃闲饭,连筷子都不洗一根。我凭什么要养活他?"

大哥愣了一下:"建军...确实有点懒。但是他还没娶媳妇,等娶了媳妇就好了。"

"等他娶媳妇?"我冷笑,"他拿什么娶媳妇?没工作,没技能,还有一身毛病。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把我的嫁妆拿去给他相亲用了。"

"什么?"大哥脸色变了,"他们动了你的嫁妆?"

"对,我的手表、项链、布料,还有你们给的五十块钱,全都被拿去给建军相亲了。"我的眼泪掉下来,"哥,我在这个家就是个外人。"

大哥沉默了很久,然后长叹一口气:"梅花,哥知道你委屈。但是这种事,忍忍就过去了。你这样闹分家,传出去对你名声不好。"

"名声?"我擦擦眼泪,"哥,你觉得我现在的日子有什么名声可言?"

正说着,赵建国从外面回来了。看到我大哥,脸色有些尴尬。

"大舅哥来了。"他勉强笑了笑。

"建国,你过来。"大哥叫住他,"梅花的事,你是怎么想的?"

赵建国坐下来,揉了揉脑袋:"大舅哥,梅花她...最近脾气有点大。"

"脾气大?"大哥皱眉,"她平时不是很温顺的吗?"

"以前是挺温顺的,但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什么都要计较。"赵建国无奈地说,"昨天还闹着要工钱,说在家里干活要给钱。"

"工钱?"大哥看向我,"梅花,你怎么能要工钱?那是你自己家。"

"自己家?"我苦笑,"哥,你觉得这像我的家吗?好东西都是建军的,脏活累活都是我的。我的嫁妆可以随便给别人用,我说话没人听,我在这个家算什么?"

大哥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这时,婆婆从屋里出来,看到大哥,立马换了副嘴脸。

"大强来了,快坐快坐。"她热情地招呼,"梅花,还不给你哥倒茶?"

"妈,您别忙了。"大哥摆摆手,"我来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梅花说您拿了她的嫁妆?"

婆婆脸色一僵:"这...这不是为了建军相亲吗?等他娶了媳妇就还给梅花。"

"为了建军相亲?"大哥脸色沉下来,"那是梅花的嫁妆,你们怎么能动?"

"我们也是没办法啊。"婆婆委屈地说,"建军要相亲,总得有点像样的东西。"

"那也不能动媳妇的嫁妆!"大哥生气了,"这种事传出去,让人怎么说?"

婆婆见大哥也帮我说话,有些心虚:"那...那等建军娶了媳妇就还。"

"什么时候娶?"大哥追问,"如果一直娶不上呢?"

婆婆说不出话来。

大哥转向赵建国:"建国,你说句话。你媳妇的嫁妆被拿去给别人用,你就不管?"

赵建国脸红了:"我...我也是刚知道。"

"刚知道?"我冷笑,"昨天你在场,今天又说刚知道?"

赵建国被我戳穿,更加尴尬。

大哥看看我,又看看他们,叹了口气:"算了,既然梅花坚持要分家,那就分吧。但是条件必须谈清楚。"

"大舅哥,你这是什么意思?"赵建国急了,"你不劝劝梅花?"

"劝什么?"大哥冷冷地说,"你们对梅花不好,我还劝她忍受?"

赵建国和婆婆都愣住了,没想到大哥会这样说。

"大强,你不能这样啊。"婆婆急了,"梅花是你妹妹,但建国也是你妹夫。你们这样逼我们,让我们怎么办?"

"逼你们?"大哥气笑了,"是你们逼梅花的吧?动人家的嫁妆,让人家白干活,这叫逼吗?"

婆婆被说得哑口无言。

"行了,不用说了。"大哥站起来,"梅花,哥支持你分家。但是有个条件,你必须跟哥回家住一段时间。"

"为什么?"我问。

"你一个女人,分家后住哪儿?"大哥担心地说,"先跟哥回家,等找到合适的地方再说。"

我想了想,点点头:"好,我跟哥回家。"

赵建国急了:"梅花,你真的要这样吗?咱们好好商量,别闹得这么僵。"

"现在知道商量了?"我冷笑,"昨天你怎么不说商量?"

"我...我是想着家和万事兴。"赵建国结结巴巴地说。

"家和万事兴?"我气笑了,"那为什么不让建军出去工作?为什么不让他分担家务?为什么我的嫁妆可以随便动?这就是你说的家和万事兴?"

赵建国被我连续三个为什么问得哑口无言。

大哥在旁边点头:"梅花说得对,这不叫家和万事兴,这叫欺负人。"

正说着,建军从屋里出来了,头发还是乱糟糟的。

"吵什么呢?吵得人睡不着觉。"他打着哈欠抱怨。

大哥看到他这副样子,脸色更难看了:"建军,都日上三竿了,你还在睡觉?"

"大舅哥啊。"建军笑嘻嘻地打招呼,"我昨天晚上想事情,想到很晚才睡。"

"想什么事?"大哥问。

"想...想怎么去城里工作。"建军支支吾吾。

"去城里工作?"大哥冷笑,"你有什么技能?"

"我...我可以学嘛。"建军底气不足。

"二十五岁了才想到学?"大哥摇摇头,"建军,你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吗?"

建军被问得脸红,恼羞成怒:"大舅哥,你什么意思?都来欺负我?"

"欺负你?"大哥指着我,"你看看你嫂子,每天从早忙到晚,你呢?除了吃饭睡觉,还会什么?"

"我...我也干活的。"建军嘴硬。

"干什么活?"我冷笑,"昨天让你劈柴,你说腰疼。前天让你挑水,你说胳膊酸。你除了张嘴吃饭,还会什么?"

建军被我说得无话可说,气得转身就要走。

"站住!"大哥喝住他,"梅花的嫁妆是你拿的吧?"

建军脸色一变:"那...那不是我拿的,是我妈给我的。"

"给你干什么?"

"相...相亲用。"建军声音越来越小。

"相亲?"大哥气得直哆嗦,"那是你嫂子的嫁妆,你凭什么用?"

"我...我以后会还的。"

"什么时候还?"大哥追问,"你连工作都没有,拿什么还?"

建军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站在那里低着头。

大哥看着这一家人,摇了摇头:"梅花,收拾东西,跟哥回家。这种地方,不待也罢。"

我点点头,转身进屋收拾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我的嫁妆都被拿走了,只剩下几件换洗的衣服。

等我收拾好出来,大哥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

"走吧。"他拎起我的包袱。

"梅花!"赵建国突然叫住我,"你真的要走?"

我停下脚步,回头看着他:"建国,我问你一句话。在你心里,我重要还是建军重要?"

赵建国愣住了,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看来我已经有答案了。"我苦笑一声,跟着大哥走出了院子。

走到村口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个住了三个月的家。

前世的我在那里待了二十年,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这一世,我不会再重蹈覆辙。

第四章

回到娘家,爹娘看到我拎着包袱回来,都吓了一跳。

"梅花,你这是怎么了?"娘急忙迎上来,"怎么回家了?"

大哥把事情简单说了一遍,爹娘听完都沉默了。

"梅花啊。"爹抽了口旱烟,"你这样做,是不是太冲动了?"

"爹,我不冲动。"我坐在爹娘身边,"我在那个家待不下去了。"

"可是分家...名声不好听啊。"娘担心地说,"村里人会说闲话的。"

"说就说吧,我不在乎。"我握住娘的手,"娘,女儿不能白受委屈。"

娘看着我,眼里有心疼:"那...那你以后怎么办?总不能一辈子在家里吧?"

这正是我想说的。前世的经历让我知道,靠男人不如靠自己。

"娘,我想做点生意。"我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做生意?"全家人都愣住了。

"对,现在改革开放了,政策允许个体经营。我想开个小店。"我认真地说。

大哥皱眉:"梅花,你一个女人做什么生意?再说了,本钱从哪儿来?"

"本钱我有办法。"我胸有成竹,"至于生意,我想卖日用品。"

前世我知道,1978年正是改革开放的起点,很多商品都紧缺。只要有货源,根本不愁卖。

"卖日用品?"娘疑惑,"那些东西供销社都有,你卖什么?"

"供销社的货品种少,而且经常断货。"我解释,"我可以去省城进货,带回来卖。"

爹听了,若有所思:"这个想法倒是不错。最近确实有人在做这种生意。"

"就是风险大啊。"大哥担心,"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

"不会卖不出去的。"我信心满满,"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对日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正说着,大嫂从外面回来了。她是个精明的女人,听到我们的谈话,立马来了兴趣。

"梅花要做生意?"她坐下来,"做什么生意?"

我把想法又说了一遍,大嫂听完眼睛一亮。

"这个好!"她拍手,"我早就觉得供销社的东西不够用。特别是化妆品,想买都买不到。"

"对吧?"我高兴地说,"所以我觉得有机会。"

"可是本钱从哪儿来?"大哥还是担心,"做生意需要不少钱呢。"

"这个我有办法。"我想起了分家时的约定,"赵家还欠我九十五块钱,这就是本钱。"

"九十五块钱够吗?"娘问。

"够了。"我点头,"先少进点货,慢慢做大。"

爹抽了口烟,考虑了一会儿:"梅花,爹支持你。但是有一点,做生意有风险,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爹,我知道。"我感激地看着爹,"女儿不会让您失望的。"

大嫂在旁边出主意:"梅花,要不我们合伙吧?我也出点钱,一起做。"

我想了想,摇摇头:"嫂子,我想自己做。"

"为什么?"大嫂不解。

"因为我想证明,女人也能自立。"我的眼神坚定,"我不想再依靠任何人。"

大嫂看着我,点了点头:"也好,你有这个志气是好事。"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大哥出去看了看,回来说:"梅花,建国来了。"

我心里一紧,但还是平静地说:"让他进来吧。"

赵建国走进来,脸色很难看。他看了看在座的人,最后把目光落在我身上。

"梅花,跟我回去吧。"他直接开口,"我跟妈说了,以后不会让你受委屈。"

"建国,你来晚了。"我平静地说,"我已经决定了,不会回去。"

"为什么?"赵建国急了,"我都答应改了,你还要怎么样?"

"改?"我冷笑,"你能改什么?能让建军出去工作?能让婆婆不偏心?能让我在那个家有地位?"

赵建国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爹在旁边开口了:"建国,梅花已经受够了委屈。你如果真心想挽回,就拿出诚意来。"

"我...我已经很有诚意了。"赵建国结结巴巴地说,"我跟妈保证了,以后不会再让梅花干那么多活。"

"不会再让我干那么多活?"我气笑了,"那建军呢?他继续在家吃闲饭?"

"建军...建军我会劝他出去找工作。"赵建国承诺。

"劝?"我摇摇头,"建国,我对你已经彻底失望了。你根本就不觉得你们做错了什么。"

"我没有不觉得错!"赵建国急了,"我承认妈对你不够好,我也承认建军太懒。但是这些都可以改的!"

"改?"我站起来,"你们有二十五年的时间改建军,改了吗?你们有几十年的时间改婆婆的偏心,改了吗?"

赵建国说不出话来。

"建国,我们不合适。"我最终说出了这句话,"分家只是第一步,我们还是离婚吧。"

"离婚?"所有人都惊呆了。

连我娘都急了:"梅花,你不能说这种话!"

"娘,我是认真的。"我看着娘,"我在那个家看不到任何希望。"

赵建国脸色惨白:"梅花,你不能这样。我们才结婚三个月,你就要离婚?"

"三个月已经够我看清一切了。"我冷冷地说,"建国,你是个好人,但你不是一个好丈夫。"

"我哪里不好?"赵建国急得眼睛都红了,"我对你不好吗?"

"你对我好?"我苦笑,"那为什么我的嫁妆被拿走时,你不阻止?为什么我被要求伺候建军时,你不反对?为什么我在那个家受尽委屈时,你只会劝我忍让?"

赵建国被我的连环问题问得哑口无言。

"建国,你心里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直视着他的眼睛,"是我,还是你妈和建军?"

赵建国张了张嘴,但是没有说出话来。

他的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

"看,你自己都回答不了。"我失望地摇摇头,"这样的婚姻,我要来干什么?"

爹在旁边叹了口气:"建国,你们小夫妻的事,我们老人不好多管。但是有一点我要说,做人要有良心。梅花嫁到你们家,受了多少委屈,你心里应该有数。"

"我知道梅花受委屈了,所以我来接她回去啊。"赵建国辩解。

"接回去继续受委屈吗?"大哥冷冷地说,"建国,你能保证你妈以后不偏心?你能保证建军以后不啃老?"

赵建国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自己都知道,这些事情他保证不了。

"算了,你回去吧。"我摆摆手,"我们不合适,早分开对大家都好。"

"梅花,我不同意离婚!"赵建国突然大声说,"我们是明媒正娶的夫妻,我不会同意离婚的!"

"你不同意也没用。"我平静地说,"我们已经分家了,现在又分居。按照规定,分居两年就可以自动离婚。"

"两年?"赵建国愣住了。

"对,两年。"我点点头,"等到1980年,我们的婚姻关系就自动解除了。"

赵建国呆呆地站在那里,似乎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建国,你回去吧。"爹开口了,"梅花的决定我们支持。你如果真的爱她,就应该尊重她的选择。"

赵建国看了看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把目光落在我身上。

"梅花,我会等你回心转意的。"他说完这句话,转身就走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

前世的我,就是因为心软,一次次地原谅,一次次地妥协,最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这一世,我绝不会再重蹈覆辙。

第五章

第二天,我就开始为自己的生意做准备。

首先要解决的是本钱问题。按照分家协议,赵家应该还我九十五块钱,但他们肯定不会主动给。

"梅花,要不我跟你一起去要钱?"大哥提议。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我摇摇头,"这是我的事,我要自己解决。"

其实我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前世我知道,赵家并不是真的没钱,婆婆有私房钱,她只是舍不得拿出来。

我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直接去了赵家。

到了院子里,发现气氛很沉闷。婆婆坐在院子里发呆,建军蹲在墙角抽烟,赵建国在劈柴。

看到我来了,三个人都愣住了。

"梅花?"赵建国扔下斧头,"你回来了?"

"我不是回来的,我是来拿钱的。"我开门见山,"分家协议写得很清楚,三天内还我九十五块钱。今天是第三天。"

婆婆的脸色立马难看起来:"梅花,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钱。"

"没钱?"我冷笑,"那我看看你们怎么办。"

说着,我就往屋里走。

"你要干什么?"婆婆急了。

"既然没钱,那我就搬东西抵债。"我打开堂屋的柜子,"这个收音机看起来不错,应该值二十块钱。"

"不行!"婆婆跳起来,"那是建军的收音机!"

"建军的?"我笑了,"他一个没工作的人,哪来的钱买收音机?"

"那...那是我给他买的。"婆婆心虚地说。

"用什么钱买的?"我追问,"不会是用我的嫁妆钱买的吧?"

婆婆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我继续翻找:"这块手表也不错,应该是我的那块。还有这条项链,这匹布料,都是我的东西。"

"梅花,你别闹了。"赵建国急了,"有什么事好商量。"

"商量?"我冷眼看着他,"昨天我去你家要钱,你们怎么说的?说没钱。今天是最后期限,还是说没钱。那我只能自己拿了。"

说着,我就要把东西往外搬。

建军看不下去了,跳起来拦住我:"嫂子,你这样不合适吧?"

"我怎么不合适?"我反问,"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没钱,我就拿东西抵债,有什么不合适的?"

"可是...可是这些东西我们要用的。"建军结结巴巴地说。

"要用?"我气笑了,"我的嫁妆你们用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要问过我?"

建军被我怼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婆婆突然哭了起来:"我们家怎么这么倒霉啊,娶了个讨债鬼进门!"

"讨债鬼?"我冷笑,"那你们就是欠债的。"

"梅花,你别太过分了!"赵建国终于发火了,"我们是一家人,你这样做太绝情了!"

"一家人?"我看着他,"昨天你答应我什么了?说会改变,会让我不受委屈。结果呢?一天都没过,你们就开始耍赖了。这就是你说的一家人?"

赵建国被我说得哑口无言。

"行了,我也不想跟你们废话。"我指着那些东西,"要么给钱,要么我拿东西。你们选择。"

三个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还是婆婆先开口了:"梅花,我们真的拿不出九十五块钱。但是我可以给你五十块钱,剩下的以后慢慢还。"

"以后?"我摇摇头,"我不要以后,我要现在。"

"那你想怎么样?"婆婆急了。

"很简单。"我指着院子里的老母鸡,"一只鸡五块钱,你们有十只鸡,就是五十块钱。再加上这些东西,差不多够了。"

"什么?要我们的鸡?"婆婆心疼得直哆嗦,"那些鸡还下蛋呢!"

"下蛋?"我冷笑,"那些蛋还不是都给建军吃了?"

建军脸红了,想反驳却说不出话来。

"梅花,你不能这样。"赵建国拦住我,"那些鸡是我们的生计。"

"生计?"我气笑了,"我在这个家干了三个月,就不是生计了?"

正在这时,村长王大爷听到吵闹声走了过来。

"怎么了?又吵什么?"他皱着眉头问。

"王大爷,您来得正好。"我迎上去,"今天是分家协议规定的最后期限,他们应该还我九十五块钱。可是他们说没钱,我想拿东西抵债,他们又不同意。"

王大爷看了看在场的人,又看了看我指的那些东西。

"建国,协议是你们签的,该履行就得履行。"王大爷说,"梅花说得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可是王大爷,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现钱。"赵建国为难地说。

"没有现钱可以拿东西抵。"王大爷看了看那些鸡,"这些鸡确实值不少钱。"

婆婆急了:"王大爷,那些鸡是我们的生计啊!"

"生计?"王大爷冷笑,"那梅花的嫁妆就不是她的生计了?"

婆婆被问得哑口无言。

"我看这样。"王大爷想了想,"鸡可以不全要,但是钱必须给。你们家里仔细找找,肯定能凑出九十五块钱。"

"真的没有啊。"婆婆还在嘴硬。

"没有?"我笑了,"那我们就搜一搜。"

说着,我就要往里走。

"你不能搜我们家!"建军拦住我。

"为什么不能?"我反问,"你们说没钱,我有权确认一下。"

"这..."建军说不出话来。

王大爷在旁边点头:"梅花说得对,既然你们说没钱,那就让大家看看。"

婆婆见势不妙,终于松口了:"算了算了,我去拿钱。"

说着,她走进里屋,过了一会儿拿出一个布包。

"这里有七十块钱,是我的全部积蓄了。"她心疼地说。

"还差二十五块。"我毫不客气,"从哪儿出?"

建军在旁边支支吾吾:"我...我有十块钱。"

"还差十五块。"我继续算账。

赵建国无奈地从兜里掏出钱:"我这里有十五块。"

"好,正好九十五块。"我伸手要钱。

三个人都不情愿,但在王大爷的见证下,还是把钱给了我。

拿着这九十五块钱,我心里五味杂陈。前世的我,在这个家奉献了二十年,最后连一分钱都没拿到。这一世,我总算为自己争取到了应得的东西。

"钱已经还清了,我们两清了。"我收好钱,"以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说完,我转身就走。

走到门口的时候,我听到身后传来婆婆的哭声:

"九十五块钱啊,我攒了十年的钱,就这样没了..."

我没有回头,也没有心软。

前世的我就是太善良,总是为别人着想,最后害了自己。

这一世,我要为自己而活。

第六章

拿到本钱后,我开始认真准备自己的生意。

首先要解决的是货源问题。1978年的交通不发达,想要进到好货,必须亲自去省城。

"梅花,你一个人去省城,我不放心。"娘担心地说。

"没事的,娘。"我安慰她,"现在火车很方便,一天就能来回。"

大哥在旁边说:"要不我陪你去吧?"

"哥,你还要上工呢,不用跟我去。"我摇摇头,"我自己可以的。"

其实我心里有自己的考虑。前世我听人说过,省城有个专门的批发市场,那里的货品种齐全,价格便宜。而且我还知道一些将来会很受欢迎的商品,这是我的优势。

第二天一早,我就背着包袱出发了。

火车票花了三块钱,从县里到省城要坐四个小时。

车厢里很挤,到处都是提着蛇皮袋的生意人。我找了个角落坐下,静静地观察着这些人。

坐在我对面的是个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个大包,看起来很有经验的样子。

"小姑娘,也是去进货的?"他主动搭话。

"是的。"我点点头,"第一次去,不太懂。"

"第一次啊。"他笑了笑,"那你可要小心点,省城的人精着呢,别被骗了。"

"谢谢提醒。"我虚心地说,"您能教教我吗?"

中年男人看我态度诚恳,就开始给我介绍经验:

"进货最重要的是眼光,要知道什么东西好卖。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日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什么样的日用品好卖?"我装作不懂地问。

"化妆品、香皂、头油这些最好卖。还有布料、鞋子、手表,都不愁销路。"他如数家珍,"不过本钱要够,不然进不了多少货。"

我心里暗暗记下这些信息。虽然我知道一些未来的趋势,但听听现在市场的情况还是很有用的。

"那进货要注意什么?"我继续请教。

"质量最重要,别贪便宜买次品。"他认真地说,"还有就是要会砍价,开价的一半都是虚的。"

我点点头,心里对这次进货更有把握了。

到了省城,我跟着人群出了车站。

省城就是不一样,街道宽阔,楼房高大,来来往往的人都很时髦。

我按照打听到的地址,找到了那个批发市场。

市场很大,分为几个区域。日用品区、服装区、食品区,应有尽有。

我先在市场里转了一圈,了解一下大概的情况。

日用品区的商品确实很齐全,雪花膏、香皂、头油、毛巾、牙刷、牙膏,各种品牌都有。

我心里有数,知道哪些品牌质量好,哪些将来会受欢迎。

在一个摊位前,我停下了脚步。

"老板,这个雪花膏多少钱?"我拿起一盒问。

"五块钱一盒,要多少?"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看起来很精明。

"五块钱太贵了,能便宜点吗?"我开始砍价。

"小姑娘,这可是上海产的,质量好着呢。"摊主摇摇头,"最少四块五。"

我知道这种雪花膏在我们县里能卖七八块钱,四块五的进价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要十盒,能再便宜点吗?"我试探着问。

摊主看我要得多,考虑了一下:"十盒的话,四块三一盒。"

"好,就四块三。"我痛快地同意了。

接下来,我又选了香皂、头油、毛巾等商品。每样都仔细挑选,确保质量过关。

在服装区,我发现了一些很漂亮的确良布料。这种布料现在很受欢迎,特别是年轻人都喜欢。

"这个布料多少钱一米?"我问。

"三块钱一米,颜色花样都很新。"卖布料的是个年轻男人。

我仔细看了看,布料的确很好,花色也很时尚。在我们县里,这种布料能卖五六块钱一米。

"我要二十米,能便宜点吗?"我开始砍价。

"二十米?"他有些意外,"那我给你便宜点,两块八一米。"

"成交。"我很满意这个价格。

一上午下来,我的货单已经列了一大串:

雪花膏十盒,香皂二十块,头油十瓶,毛巾二十条,确良布料二十米,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商品。

算下来,总共花了八十多块钱,还剩下十几块钱做周转资金。

把货物打包好,我雇了个三轮车把东西运到车站。

下午的火车,我带着满满一车货物回到了县里。

大哥和大嫂早就在车站等着了。

"梅花,怎么样?进了多少货?"大嫂急切地问。

"进了不少。"我拍拍包袱,"都是好东西。"

回到家里,我把货物一样样拿出来给家人看。

"这个雪花膏好漂亮啊!"娘拿起一盒爱不释手,"多少钱进的?"

"四块三一盒。"我说,"在县里能卖七八块钱。"

"那岂不是能赚一倍?"大嫂眼睛发亮。

"差不多。"我点点头,"不过要慢慢卖,不能急。"

爹在旁边仔细看着那些布料:"这个确良布不错,手感很好。"

"这是上海产的,质量确实好。"我介绍,"两块八进的,能卖五六块钱。"

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我这次进货很成功。

"梅花,你打算在哪儿卖?"大哥问。

"我想在集市上摆个摊。"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先试试水,看看销路怎么样。"

"集市上摆摊?"娘有些担心,"那不是跟小贩一样吗?"

"娘,现在政策允许了,个体经营不丢人。"我劝说娘,"再说了,做生意要从小做起。"

爹点点头:"梅花说得对,现在时代不同了,做生意不丢人。"

就这样,我的第一次进货就圆满完成了。

看着满屋子的货物,我心里充满了期待。

前世的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这一世,我要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第七章

第二天是集市日,我早早就准备好了摊位。

大哥帮我把货物运到集市上,找了个人流量大的位置摆好摊。

"梅花,你一个人能行吗?"大哥担心地问。

"没事的,哥。"我信心满满,"你去忙你的,我自己可以。"

大哥走后,我开始整理摊位。

雪花膏、香皂、头油整齐地摆在前面,布料挂在后面,毛巾叠得整整齐齐。

很快就有人过来看了。

"小姑娘,这雪花膏多少钱?"一个中年妇女拿起一盒问。

"七块钱一盒。"我报价。

"七块钱?太贵了吧?"她摇摇头,"供销社才五块钱。"

"大姐,这是上海产的,质量比供销社的好多了。"我耐心地解释,"您看这包装多精美,膏体也更细腻。"

她仔细看了看,确实比供销社的要好。

"能便宜点吗?"她开始砍价。

"这样吧,您是第一个顾客,我给您便宜五毛钱,六块五。"我做了个小让步。

"六块钱行不行?"她继续砍价。

"不行,六块五是最低价了。"我坚持底线。

她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买了一盒。

有了第一笔生意,我更有信心了。

接下来陆续又来了几个顾客,都是被我摊位上的商品吸引来的。

"这个香皂好香啊,多少钱?"一个年轻女人问。

"三块钱一块,比供销社的香多了。"我推荐。

"买两块能便宜点吗?"

"买两块给您便宜两毛钱,五块八。"

她很痛快地买了两块香皂。

就这样,一个上午下来,我卖出了三盒雪花膏、五块香皂、两瓶头油,还有几条毛巾。

虽然数量不多,但毕竟是开张第一天,我已经很满意了。

正在收摊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

是赵建国。

他呆呆地看着我的摊位,又看看我,似乎不敢相信。

"梅花,你...你在这儿摆摊?"他结结巴巴地问。

"对啊,做生意。"我淡淡地回答,继续收拾东西。

"你一个女人...怎么能出来摆摊呢?"他的脸色很难看,"这让人看到多丢人!"

"丢人?"我冷笑,"我靠自己的努力赚钱,丢什么人?"

"可是...可是你是我媳妇啊!"赵建国急了,"你这样让我脸往哪儿搁?"

"你媳妇?"我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他,"我们不是已经分家了吗?"

"分家归分家,你还是我媳妇!"赵建国固执地说。

"那你倒是说说,我这个媳妇在你们家享受过什么待遇?"我反问,"每天当牛做马,嫁妆被人拿走,在家里没有任何地位。这就是你说的媳妇?"

赵建国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建国,我现在很好。"我语气缓和了一些,"我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收入,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这样的生活,我很满意。"

"可是...可是别人会说闲话的。"赵建国还在坚持,"一个女人抛头露面做生意,像什么话?"

"说闲话的人,大多是自己没本事的。"我不屑地说,"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正说着,张大娘路过这里,看到我们在说话,就过来了。

"梅花,你这摊位摆得不错啊!"她夸奖道,"东西都很好。"

"谢谢张大娘。"我笑着回应。

"建国也在啊。"张大娘看了看赵建国,"梅花这孩子能干,你应该支持她。"

赵建国脸色更难看了:"张大娘,您觉得女人出来摆摊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张大娘反问,"现在政策允许个体经营,靠自己双手赚钱,光荣着呢!"

"就是啊。"旁边又有几个人附和,"梅花这孩子有志气。"

"比那些在家吃闲饭的强多了。"

这句话明显是在影射建军,赵建国的脸更红了。

"梅花,你要是缺什么货,跟我说。"张大娘关心地说,"我家需要毛巾,下次我来买。"

"好的,张大娘。"我感激地说。

等张大娘她们走了,赵建国还站在那里。

"梅花,跟我回家吧。"他突然说,"我保证以后不会让你受委屈。"

"建国,我们不合适。"我摇摇头,"你回去吧,我还要收摊呢。"

"梅花..."

"别说了。"我打断他,"我已经决定了,不会改变。"

赵建国看着我,眼中有失望,也有不甘。

最后,他还是转身走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

前世的我,就是因为心软,一次次地妥协,最后害了自己。

这一世,我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收拾好摊位,我算了算今天的收入。

总共卖了四十三块钱,除去成本,纯利润有二十多块钱。

虽然不多,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赚的钱。

拿着这些钱,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回到家里,娘急切地迎上来:"梅花,怎么样?卖得好吗?"

"还不错。"我把钱拿出来给家人看,"第一天就赚了二十多块钱。"

"二十多块钱?"全家人都吃了一惊。

要知道,大哥在生产队干一天活,才能分到八毛钱。我摆一天摊,就赚了二十多块钱,相当于他一个月的收入。

"梅花,你真厉害!"大嫂羡慕地说。

"这只是开始。"我信心满满,"等我摸清了市场规律,会赚得更多。"

爹抽了口烟,欣慰地说:"梅花长大了,知道为自己打算了。"

是的,我长大了。

经历了前世的痛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女人,只有经济独立了,才能真正独立。

只有自己强大了,才不会被人欺负。

第八章

三个月后,我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从最初的集市摆摊,到后来租了个小门面,我的日用品店已经小有名气。

县里的女人们都知道,李梅花的店里有最新最好的化妆品和日用品。

这天,我正在店里盘点货物,准备去省城补货。

"梅花姐,您店里有没有那种新出的花露水?"一个年轻女人走进来问。

"有的,刚从省城进的货。"我热情地招待,"这是上海产的,味道很好闻。"

"太好了,我要两瓶。"她很痛快地买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嘈杂的声音。

我出去一看,赵建军正在我店门口跟人争吵。

"你凭什么不让我进去?这是我嫂子的店!"建军涨红了脸。

"对不起,梅花姐说了,不欢迎你们家的人。"我雇的小工小刘拦着他。

看到这个情况,我走了出去。

"建军,你来干什么?"我冷冷地问。

"嫂子,我...我想借点钱。"建军红着脸,声音很小。

"借钱?"我冷笑,"你拿什么还?"

"我...我会还的。"建军结结巴巴地说,"我奶生病了,需要钱看病。"

我心里一动,想起了前世的事情。

赵建国的奶奶确实在这个时候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前世的我为了这件事,又跟赵家和好了,最后重新回到了那个火坑。

"你奶生病关我什么事?"我毫不客气地说,"我们早就分家了,各人顾各人。"

"可是...可是你现在有钱了啊。"建军看着我的店铺,眼中有羡慕也有嫉妒,"就借一点,求你了。"

"有钱也不借给你。"我断然拒绝,"当初你们怎么对我的,现在还想让我帮你们?"

建军被我拒绝,脸色很难看:"嫂子,你怎么变得这么冷血?奶奶病得那么重..."

"冷血?"我气笑了,"当初我在你们家受尽委屈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冷血?当初拿我的嫁妆给你相亲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冷血?"

建军被我说得哑口无言。

"再说了。"我继续说,"你一个大男人,二十五岁了,遇到事情就想着找别人要钱。你自己不觉得丢人吗?"

"我...我没有工作,哪来的钱?"建军为自己辩解。

"没有工作?"我冷笑,"这三个月来,你找过工作吗?你努力过吗?"

建军说不出话来,因为这三个月他确实什么都没做,还是在家里混日子。

"小刘,送客。"我转身要进店。

"梅花!"这时,赵建国急匆匆地跑来了,"你在这儿啊,我到处找你呢。"

"你找我干什么?"我冷冷地问。

"奶奶病了,病得很重。"赵建国喘着粗气,"医生说需要二十块钱的药费。"

"然后呢?"我面无表情。

"我们家拿不出这么多钱,想...想跟你借一点。"赵建国脸色难看,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借钱?"我笑了,"当初分家的时候,你们可是把钱都要走了。现在没钱了,又想起我了?"

"梅花,奶奶真的病得很重,求你帮帮忙。"赵建国哀求道。

"帮忙?"我冷冷地说,"我为什么要帮你们?"

"因为...因为我们曾经是一家人。"赵建国说得很困难。

"一家人?"我气笑了,"当一家人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对我的?现在需要帮忙了,又想起一家人了?"

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围观的人,大家都在看这场闹剧。

"梅花说得对,当初他们怎么欺负梅花的,我们都看在眼里。"

"现在有困难了,就想起梅花了?早干什么去了?"

"建军这么大个人了,还不如一个女人能干。"

围观群众的议论让赵家兄弟很难堪。

"梅花,求求你了。"赵建国几乎要哭了,"我给你跪下行不行?"

说着,他真的要跪下来。

我赶紧后退一步:"建国,你别这样。不是我冷血,是你们当初太过分。"

"我知道我们对不起你,但是奶奶是无辜的。"赵建国哀求,"她老人家病得那么重..."

我心里确实有些动摇。毕竟奶奶对我还算不错,前世也没有为难过我。

但是我想起了前世的结局,立马又坚定了。

前世的我就是因为心软,重新回到了那个家,最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建国,我最后说一遍。"我语气坚决,"我不会借钱给你们,也不会回到那个家。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梅花..."

"别说了。"我打断他,"我还有生意要做,你们请回吧。"

说完,我转身进了店铺,关上了门。

隔着玻璃,我看到赵建国呆呆地站在那里,建军在旁边埋怨着什么。

我的心有些痛,但我知道这是必须的。

前世的经历告诉我,对这样的人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

过了一会儿,他们终于走了。

小刘关心地问:"梅花姐,您没事吧?"

"没事。"我摇摇头,"以后他们再来,直接拒绝就行。"

"知道了。"小刘点点头。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

有人说我冷血,不顾旧情。

也有人说我做得对,不能被人欺负。

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不在乎。

我只知道,这一世我要为自己而活。

任何人都不能再让我回到过去的痛苦中去。

第九章

半年后,我的生意已经做得很大了。

不仅在县里开了两家店,还在几个镇上设了代销点。

每个月的纯利润都有几百块钱,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我也从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变成了县里有名的女老板。

这天,我正在省城进货,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梅花?真的是你吗?"

一个穿着时髦的女人走过来,是姜清辞。

"清辞?你怎么在这里?"我有些意外。

前世我对姜清辞印象很深,她是县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后来在省城工作,过得很好。

"我在省城的百货公司工作。"姜清辞笑着说,"听说你现在做生意做得很好?"

"还可以。"我谦虚地说,"你呢?在百货公司做什么?"

"我是采购员,专门负责联系各地的供货商。"姜清辞说,"其实我们可以合作。"

"合作?"我有些意外。

"对,你的店铺现在很有规模,我们百货公司需要像你这样的经销商。"姜清辞认真地说,"如果合作的话,你可以拿到更好的货源,价格也更优惠。"

我心里一动。如果能跟省城的百货公司合作,确实是个很好的机会。

"具体怎么合作?"我问。

"你可以成为我们的代理商,专门负责你们县里的销售。"姜清辞解释,"我们提供货源,你负责销售,利润分成。"

这个提议很诱人,但我还是谨慎地问:"分成比例呢?"

"三七分成,你七我三。"姜清辞说,"而且我们提供的都是最新最好的商品。"

我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合作确实不错。

"好,我们试试。"我同意了。

就这样,我跟省城百货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有了这个合作,我的生意更上了一层楼。

不仅货源更稳定,商品种类也更齐全,利润也比以前高了很多。

一年后,我已经是县里最大的日用品经销商了。

不仅开了五家店,还雇了十几个员工。

县里的人都说,李梅花真是有本事,一个女人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大。

这天,我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助手小王敲门进来。

"梅花姐,外面有人找您。"小王说。

"谁?"我问。

"是...是赵建国。"小王有些为难,"他说有重要的事要跟您谈。"

我皱了皱眉。自从上次借钱被拒绝后,赵建国已经很久没来找过我了。

"让他进来吧。"我说。

赵建国走进来,跟以前相比,他憔悴了很多。

"梅花,你现在真的很成功。"他看着我的办公室,语气复杂。

"有事就说,没事就走。"我冷冷地说。

"我想跟你谈谈...我们的婚姻。"赵建国坐下来,"我们分居快两年了,按照法律,可以自动离婚了。"

"然后呢?"我面无表情。

"我不想离婚。"赵建国说,"梅花,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

"重新开始?"我冷笑,"建国,你觉得可能吗?"

"为什么不可能?"赵建国急了,"我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以前是我不对,我会改的。"

"改?"我摇摇头,"你已经错过机会了。"

"梅花,我是真心的。"赵建国哀求,"我现在找了工作,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我们可以重新开始的。"

"供销社?"我有些意外,"你怎么会去供销社?"

"是...是托人找的关系。"赵建国有些不好意思,"一个月能赚三十块钱。"

我明白了,他肯定是看到我生意做得好,想重新跟我在一起分享成果。

"建国,我们不合适。"我直接说道,"我现在的生活很好,不需要改变。"

"可是...可是我们还是夫妻啊。"赵建国不甘心。

"夫妻?"我站起来,"那你告诉我,这两年来,你尽过什么夫妻的义务?"

赵建国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再说了。"我继续说,"建军呢?他现在在干什么?"

赵建国脸色一变:"建军...建军还在家里。"

"还在家里啃老?"我冷笑,"都二十七岁的人了,还不工作?"

"他...他身体不太好。"赵建国为弟弟辩解。

"身体不好?"我气笑了,"那为什么能天天打牌喝酒?"

赵建国说不出话来。

"建国,我最后说一遍。"我语气坚决,"我们不可能了。你死了这条心吧。"

"梅花,你一定要这么绝情吗?"赵建国的眼圈红了。

"绝情?"我冷冷地说,"当初你们对我的时候,怎么不说绝情?"

赵建国呆呆地坐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行了,你走吧。"我下了逐客令,"我还有工作要做。"

赵建国站起来,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我一眼。

"梅花,如果...如果有一天你后悔了,我会等你的。"

"不会有那一天的。"我毫不犹豫地说。

赵建国走后,我继续处理工作。

但心里却五味杂陈。

前世的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心软了,重新回到了那个家。

结果换来的是更大的痛苦。

这一世,我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要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任何人都不能再让我回到过去的痛苦中去。

第十章

1980年春天,我终于正式跟赵建国办理了离婚手续。

两年的分居期满,我们的婚姻关系正式解除。

从法律上说,我终于自由了。

办完手续后,我站在民政局门口,看着手里的离婚证,心情复杂。

"梅花,你真的决定了?"赵建国最后问了一遍。

"决定了。"我点点头,"从今以后,我们各自安好。"

赵建国看着我,眼中有不舍,也有后悔。

"梅花,我会后悔一辈子的。"他说。

"后悔是你的事。"我平静地说,"我不会后悔。"

说完,我转身离开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前世的痛苦,终于完全结束了。

这一世,我要开始全新的生活。

回到家里,爹娘已经在等我了。

"梅花,办完了?"娘关心地问。

"办完了。"我把离婚证给他们看,"从今以后,我就是李梅花,不再是赵家的人。"

爹抽了口烟,欣慰地说:"女儿,你做得对。"

"谢谢爹支持我。"我感激地说。

"梅花,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大嫂问。

"继续做生意。"我说,"我要把事业做得更大。"

确实,经过两年的发展,我的生意已经很有规模了。

不仅在本县开了七家店,还在临近的几个县都设了代销点。

每个月的纯利润都有上千块钱,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数字。

县里的人都说,李梅花是个女强人,比很多男人都厉害。

但我并不满足于此。

我知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开始,更大的机会还在后头。

前世的记忆告诉我,八十年代将是个人创业的黄金时期。

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发大财。

这天,姜清辞又来找我了。

"梅花,我有个提议。"她认真地说,"我们合开一个更大的商场怎么样?"

"商场?"我有些意外。

"对,就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姜清辞说,"我们可以把各种商品都集中起来,做成百货商场的模式。"

我心里一动。这个想法确实不错,而且我知道,这种模式在未来会很受欢迎。

"需要多少资金?"我问。

"大概需要五万块钱。"姜清辞说,"我们可以各出一半。"

五万块钱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但我有这个实力。

"可以。"我同意了,"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要控股。"我直接说道,"我出三万,你出两万,我占六成股份。"

姜清辞考虑了一下,点了点头:"可以。"

就这样,我们开始筹备县里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场。

商场的位置选在了县城最繁华的十字路口,占地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

装修、进货、招聘员工,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但我相信,这个投资是值得的。

三个月后,"梅花百货商场"正式开业了。

开业当天,县里的人都来看热闹。

这样大规模的商场,在县里还是第一家。

里面什么都有:日用品、服装、鞋帽、化妆品、文具、玩具,应有尽有。

价格也比供销社便宜,服务也更好。

开业第一天,就赚了五百多块钱。

这在当时是个惊人的数字。

县里的人都说,李梅花真是了不得,这么年轻就能做这么大的生意。

有了这个商场,我的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仅赚钱更多了,在县里的地位也更高了。

县里的领导都对我刮目相看,说我是改革开放的典型代表。

这天晚上,我正在商场里盘点货物,准备关门。

突然,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梅花,我能进来吗?"

是赵建国。

我有些意外,他已经很久没来找过我了。

"进来吧。"我说。

赵建国走进来,看着满目的商品,眼中有震惊也有复杂。

"梅花,你真的很成功。"他说,"比我想象的还要成功。"

"有事就说。"我淡淡地说。

"我想跟你道个歉。"赵建国突然说,"为以前的事情道歉。"

我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会主动道歉。

"道歉?"我冷笑,"现在道歉有什么用?"

"我知道没用,但我必须说。"赵建国认真地说,"梅花,我现在才明白,当初失去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

"明白得太晚了。"我摇摇头。

"我知道你不会原谅我,我也不奢望你回来。"赵建国说,"我只是想告诉你,看到你现在这么成功,我为你高兴。"

这句话让我有些触动。

"还有。"赵建国继续说,"建军...建军现在也找工作了。"

"哦?"我有些意外。

"是被我逼的。"赵建国苦笑,"我告诉他,如果再不工作,就把他赶出家门。"

"现在做什么?"我问。

"在镇上的砖瓦厂当工人。"赵建国说,"虽然累,但总算有个正经工作了。"

我点点头,没有说话。

"梅花,谢谢你。"赵建国突然说。

"谢我什么?"我疑惑。

"谢谢你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赵建国说,"如果不是你的离开,我永远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

我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男人,终于成长了。

可惜,太晚了。

"建国,我希望你能过得好。"我最终说道,"但我们已经是过去式了。"

"我知道。"赵建国点点头,"我不会再打扰你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心里有些感慨。

前世的痛苦,让我成长了。

这一世的努力,让我成功了。

现在的我,终于可以说:

我为自己而活,我很好。

站在自己的商场里,看着满目的商品,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有信心走好每一步。

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女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更新时间:2025-07-07 05:59:37

查看完整章节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